微信报价扫一扫

全球铜业健康发展的多因素考量
来原:中国有色金属报
铜,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一直以来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电线电缆到精密仪器,从建筑材料到航空航天,铜的应用无处不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全球铜业健康发展的多因素考量

——摘自在2024年世界铜业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党委书记、会长 葛红林

铜,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一直以来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电线电缆到精密仪器,从建筑材料到航空航天,铜的应用无处不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尤其是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铜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或者趋向严峻的挑战,中国作为铜的世界大国,必须统筹推进铜产业双循环,为全球铜产业健康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 一、关于矿铜保障的结构性因素

由于矿铜资源的国家禀赋、勘探、开采及需求的历史原因,目前,产量排名前5位的国家铜精矿产量占全球比例达60%;产量排名前10的铜精矿生产企业产量占全球比例达47%。其中,领先发展的国际矿业巨头,拥有全球大多数的大矿和富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发展,迎来了对矿铜的大需求,极大拉动了全球矿铜工业,特别是带动了南美和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对其经济贡献率逐年增加。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矿铜需求的快速增长,一些铜资源国对矿铜开发和矿业税提出了新要求,从政策优惠转变为减少或取消优惠,比如,有的国家出台了限制未加工铜矿产品出口的政策。这些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通过双循环互动,以发展的实力,最大限度地化解矿铜保障风险。

一是要加快增储上产的步伐。紧紧围绕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进一步突破国内矿铜资源和常规技术的认知,充分运用特殊环境下的金属矿产探测技术,实现资源精细勘查。形成勘探一批、储备一批、开采一批的可持续发展的国内铜矿产资源,切实提升自给能力。只有国内矿铜资源量和生产量,达到一定程度的底线或基础能力,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经得起市场或非市场因素的博弈。

二是要强化铜矿产资源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建立海外铜矿产资源的供应稳定国别和地区,实现多种形式的资源全球配置,保障资源的供给安全。资源国和需求国应当跳出卖方和买方的简单关系,跨入着眼长远、守望相助、共赢互利的共同体。

三是要加强国内外再生铜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完善回收体系和税收体系,提升循环利用水平。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推动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要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着力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

➤二、关于铜冶炼加工费的波动性因素

2023年底,我国精炼铜产能达到1426万吨;精炼铜产量1299万吨,消费量1450万吨,其中2023年废铜供应增加了110万吨、进口粗铜增加了50万吨。产能与产量可以处于基本平衡状态,预计现有在建项目建成后,今明两年之内,将达到1450万吨左右,届时我国精炼铜产量将完全覆盖国内消费需求。如果考虑国外新一轮的新增产能项目,更是“雪上加霜”,已经产生不少负面影响。比如,近年来,相对铜资源端,铜冶炼端的话语权,出现了从强变弱的转变,冶炼加工费呈现不断下降的大幅度波动,冶炼企业的利润很多时候来自于如硫酸、金银等副产品收益,盈利能力有限。

铜冶炼应充分借鉴电解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经验,严控产能的盲目扩张和无序竞争,实现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铜冶炼产能。当前在产能出现绝对性过剩之际,必须进行有效调控。

一是坚决贯彻国家的政策要求。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新建铜冶炼产能已明确要求,包括严格控制没有一定自有资源配置比例的新建冶炼能力,其目的是防止冶炼端产能的过剩。一个好现象是,文件发布后,还没有发现有新项目获得地方政府的批准。铜冶炼企业不仅要严格落实环保、安全等相关政策要求,也要遵守产能的合规要求,避免不必要的“违规损失”。

二是铜冶炼企业要从行业发展大局出发,守望相助、步调一致地实施行业自律,降低现有产能的生产负荷,以及在建项目要把握好投产时间和谨慎投产。

三是推动冶炼产能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铜精矿采购谈判议价能力,减少铜冶炼企业亏损。

四是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加快在铜冶炼企业周边培育废铜回收基地和产业集聚区,推进废铜回收、拆解、加工、分类、配送一体化发展,提升再生原料比例。

➤三、关于再生铜资源的替代性因素

最近协会在欧洲访问期间,与德国原材料署进行了交流,德国原材料署2021年专门设立了再生金属部门,并向我们展示了再生金属回收地图绘制工作,充分说明“再生替代原生”已是他们的工作重点,也是弥补原生金属不足的最经济、最绿色、最保障的路径。

一是进一步完善国内再生铜资源回收体系。国内回收体系一直是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之一。今年,随着“两新”政策效应的加速显现,这一状况有所改善。1—9月份,全国新增智能化社区废旧物资回收设施8200余个;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496.7万辆,已超去年全年总量,预计全年国内废铜回收量将达到250万吨,明年270万吨,2030年提升至350万吨。要收得全:深入贯彻实施“两新”行动方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提升其覆盖范围和运行效率,做到回收无盲区;落实反向开票政策,实现回收公司的规范化、规模化运营,让流通无堵点。要分得精:原料的精细化分选是再生铜保级高值利用的基础,以《废铜铝加工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为指导,支持建设绿色化、现代化的集中分拣处理中心,提高再生铜资源的分拣质量和处理能力,引导废铜加工配送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二是进一步增强再生铜原料进口的掌控权。进口的再生铜原料是国家铜资源保障的重要来源,应该把对再生铜资源的掌控提升到与矿产铜同等重视的程度,进一步便利原料进口,鼓励企业走出去增强境外资源开发的掌控权。要进得来:2023年,我国进口再生铜及黄铜原料达199万吨,占全球进口贸易量的40%。2024年1—9月,进口量167万吨,同比增长15.6%。今年10月份发布的再生铜及铜合金原料、再生铝及铝合金原料进口管理公告,允许进口的品种更多,查验指标更合理,预计明年的进口量将有更大幅度增长。要布得广:除了进口之外,对废料源头的掌控也非常关键,鼓励我国再生铜企业前往海外政局稳定、资源丰富的地区,通过收购或与国外优质企业合作,从料场、预处理线、加工利用项目、产业园区等多点切入,形成多元化、网络化的系统布局,增强我国在再生铜资源领域的话语权。

三是进一步提高再生铜利用水平。要用得好:大力推动再生铜与铜冶炼和铜加工的协同发展,提升铜冶炼企业再生原料的使用量,关注再生铜原料中的有价元素,实现多元素综合回收;鼓励加工企业创新工艺流程,更多使用再生原料,提高保级高值化利用水平,扩大再生铜材在高端加工产品中的占比。要做得专:企业应避免内卷式的恶性竞争,积极开发细分市场,丰富产品品类,拓宽应用领域。同时,要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布局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建立以再生铜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协同强:铜冶炼企业与再生铜企业进一步加强了业务合作与协同,有效改善了铜冶炼原料供应结构。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新建铜冶炼产能已明确要求,包括严格控制没有一定自有资源配置比例的新建冶炼能力,其目的是防止冶炼端产能的过剩,据了解,自此我国各地没有新批一个铜冶炼项目,也为原生+再生的产业模式,创造了发展条件。

➤四、关于以铝节铜的性价比因素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2012年8月25日,国务院参事室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促进铝应用高层论坛。论坛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时任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促进铝应用、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指出了要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把大力开拓高端铝材应用市场作为稳定产业增长的一项重要举措,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行业协会要加强组织引导,企业要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该论坛极大促进了我国“以铝代钢、以铝节铜、以铝节木”工作的开展。

一是以铝节铜符合资源利用的方向。众所周知,铝与铜一样,也具备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对比铜、铝资源的保障程度,铜资源的更为宝贵和更为短缺,而我国的对外依存度超过80%,且铜价又不波动太大,往往受到非实体经济的炒作;铝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虽也达到60%,但中资企业在海外已获取80多亿吨铝土矿,超过海外总储量四分之一。推进以铝节铜有利于维护我国铜资源安全,符合国家战略要求。

二是以铝节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以铝节铜已具备技术保障和产业化基础。铝导体在高压输电线、汽车空调、冰箱冷凝器等产品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变压器绕组、低压电缆、铜铝复合导电排等产品上也实现了产业化推广。

三是以铝节铜的性价比选择。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经济性是影响以铝节铜可行性的决定因素。据测算,铜铝价格比在3.5以上时,使用铝导体或铜铝复合导体具有明显经济效益。当前,铜价7.7万、铝价2.1万,以铝节铜就已经具备经济优势,海尔、美的等企业都在积极推动节铜新产品开发,最大化地实现降本增效。有色行业发展规律上看,当铜价明显高于铝价时,会促进以铝节铜;当铝价上涨过快,会影响以铝代钢的步伐,甚至出现反替代;当镁铝比价达到一定比例时,又会出现以镁代铝。由此可见,维护产品价格在合理区间的重要性。